语言,教师的第二身份——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赵飞刚刚走上工作讲台,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节课,教案写德很好,准备很充分,构想效果也很好,但课堂效果并不佳,结果,心灰意冷,在埋怨学生的时候,极大挫伤了自己的教学热情.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欠佳,不能启发学生,吸引学生,是主要原因.事实上,对很多基础知识的讲解,无论年轻老师,还是有经验的老师,90%老师相差不远,但效果也许相差较远.一个教师的课堂受不受学生欢迎,你传授的知识学生接受多少,这其中,教师的语言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数老师都会感受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对年轻的班主任而言,语言简直更具备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语言的艺术化,是指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快慢适度的节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成熟教师的语言具备的特性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缜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使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而且富有效率,一个经验不够教师的语言会使i堂课变得漫长沉闷且效率低下。优美的语言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拙劣的语言会导致索然无味的结果。教师的语言应多一点优美动听、和颜悦色;少一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多一点荡气回肠、激情洋溢;少一点语言慌张、啰嗦繁琐,多一点娓娓道来、语言精炼.总体而言,我认为一个成熟老师的语言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语言的准确简练层次(科学性)教师语言必须要做到表意准确,吐字清晰,层次感强。无论是哪门学科,知识传授的第一要求就是准确。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要的概念、观点、定律和原理等的表述,更来不得半点失真和含糊,需要反复推敲所用词汇、句式的意义内涵甚至感情色彩,保证概念传递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学生永远怕不欢迎罗嗦拉杂的老师。所以,在体育时把所有的要讲的额话都准备好,然后大刀阔斧削减,做到简练,准确,条理井然。学生往往以语言的精练与否,来说你老师的年龄。2.语言的幽默趣味幽默运用于教学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效用,幽默能够启迪人们思考,激发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的含义。著名杂文家徐懋庸也说:“非但可笑,并且令人深思,这是一种上品的幽默。”教师健康的幽默能够创造出教学的幽默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从心理学角度来言,严肃使人紧张,幽默令人愉快,愉快的笑会带来松弛。特别是在比较紧张尴尬的时候,你幽他一默,能化干戈为玉帛,巧送台阶,大家乐也融融,笑语阵阵。从而有利于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大大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没有一个学生反对课堂的幽默生动。有人说。一个课堂如果不让学生三笑,就是沉闷失败的课堂。3.语言要热情诚恳,富有激情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富于鼓励性。教师的语言可分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它们都给学生思想和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教师语言的感情思想,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来源于对学生赤诚的爱。老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自己的言语里面去,使“情郁于中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据说鲁迅讲课,他的言辞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悦耳动听,但他的声音里充满感情的魅力,让每个听他课的学生都觉得意味深长,觉得有股信念的力量渗透在自己的心里。4.语言的生动形象对于语文老师来讲,语言还要具备形象生活的特性.丰富生动的比喻,善于有机的联想,一形一象,形声兼备,甚至到了关键时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样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是课堂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相反,干瘪枯燥无味的语言,只能导线学生昏昏思睡,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老师扼杀。三、丰富教师语言的一点建议教师以言传道,以行正道,但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似乎方法很多。有人说老师要当杂家,其实就说明老师的知识广播性要求很高.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歇后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本质上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习.不仅学习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力争站在理论的前端,经常更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几乎每一个在学生中有威望的老师都必须具备专业能力过关的素质.否则,即使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只会近其师而不亲其道,图个面子过得去.一个老师一年不看书,肯定就会知识老化,语言无味,僵气有余而活力不足.我很奇怪,有一部分语文老师,除了教学参考书,一年四季,不看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甚至连报纸也不愿意看,只关心一些八卦新闻,也很不奇怪,我们的一些老师课堂上,听取鼾声一片了。此外,还要学习一些生活语言.语言是时代赶很强的工具.要想使自己的语言活起来,就必须经常学习,与时俱进。比如,学习一些时下流行电影的经典对白,学习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有时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拉近师生的距离,甚至在师生关系出现尴尬紧张的时候化干戈为玉帛。比如,为了推动班级课堂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积极思索讨论,我在做班会的时候,根据学生学科特长,推选一些学科带头人,像数学CEO,英语MVP,地理SUPERSTAR,语文超女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而且时尚的名字,这样他们在老师的幽默与肯定中的确能能积极带头。比如,在遇到某个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老师强硬态度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发意想不到的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用巧妙的语言化解,我有时会幽默的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但所有这一切都会成为你青春审判时的呈堂供词。”全班同学轻松一笑,不愿意(有时可能是不会)回答的同学也会避免了尴尬而有所思索。对不会回答或者不思考的同学,我会充满期待并且不乏幽默,委婉提出批评:尽管有句话叫“沉默是金”,但我更相信“开口有比黄金更贵重的价值,我非常期待听到你有声的思想”。每个老师都很清楚,有些知识的讲解不可能也不能像小品相声那样能逗乐甚至让人开怀大笑,再优秀的老师也会遇到上课学生打盹的时候,如何诚恳善意地叫醒上课睡觉者,同时又提醒其他同学振作精神,就需要老师的语言功力来解决。相反,如果语言过于生硬尖刻,尽管出于好心,却往往招致学生的逆反对抗。对于偶尔犯困者,我有时会说“梦是夜的花朵,对于白天大好时光,就变成理想的梦魇”我有时也会借用《天下无贼》里学生都熟悉的经典对白:“上课睡觉,后果很严重,老师很生气。”这样既婉转提出批评,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态度。丰富完善自己及的教学语言,别忘记了老师自己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专业知识和个性气质。事实上,学生更喜欢富有个性的老师,当然也喜欢个性化语言。老师千口一声,一种腔调,会被学生认为是无能力的表现。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学生爱模仿的对象。所以,紧紧依靠专业学科特色,往往会让学生和老师心领神会。你是燕赵悲歌,不妨慷慨激昂;你是吴侬软语,不妨春燕呢喃;你是掷地有声还是莺歌燕语,简练利索还是诗情画意,要看自己的个性,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多学习,多交流总结,比如,《教师语言手册》对刚刚走上讲台的老师来说,的确实一本非常有帮助的教材。对于那些特别学生,我们除了用耐心热心爱心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外,还必须总结那些学生的语言共性,找出内容的相同点,看山唱歌,因人说话,和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一起讨论,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启发引导,动之以情,施之以教。教师的语言伴随你终身事业,所以不可不注意语言的修养。文明,规范,灵活;有力,有理;感召性,启发性,亲和力,充满人文关怀,这些都是我们教师语言应该具备的优点。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在此,深切祝愿各位年轻老师妙语联珠,开口生春,春风化雨,雨润心灵。语言润心灵,语言开心智,语言创未来。